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阳泉频道>>高新区

【党旗飘扬领路人】靳素连:二十年倾情奉献 脚步踏出“惠泽”之路

时间:2025年03月14日16:21 来源:山西新闻网阳泉频道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有没有安装条件、装在哪里、怎么规划空间布局……近日,阳泉市高新区大连街管理服务中心惠泽社区正将为小区安装充电桩一事提上议程。

这一事项被列入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靳素连的工作簿,也被她时时放在心头。收集业主需求、和企业负责人、物业经理、网格员一同实地考察、讨论可行方案,提出各种问题与规划……扎根社区二十年来,用脚步体察社情民意,用行动回应群众诉求已经成为了她的座右铭。作为社区变迁的见证者、社区居民的服务者,靳素连以拳拳之心,和居民一起,踏出一条“惠泽”社区之路。

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郊区政府楼小区内,靳素连和大家反复对比选址,不仅考虑到安全性和便利性,还考虑到不同小区的个性化需求、后续管理措施等方方面面。“社区工作就是这样,我们天天在外面跑”,靳素连笑着告诉记者,“对接一个这样的服务,前前后后跑好几次都是常态。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进小区调解居民矛盾、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等等。”在实地考察的这一下午,靳素连还顺带完成了不少“工作”。

 

 

一路上,她和来往居民热情地打着招呼,在点头微笑中暖了人心,在三言两语中发现需求。“小区楼后面的护坡一直往外渗水,咱们得想办法解决一下。”靳素连不时停下,和迎面而来的居民都能聊上几句。“很多工作就是这么聊天聊出来的,想法、点子的出现,工作的开展,都要靠一双脚。”碰上施工队,她上前了解进度、询问工程开展情况、确定工期,遇见在小区内散步的居民,她盛情邀请对方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将社区书记的职责融入到微小而繁琐的日常生活中,她用行动诠释着“基层”的意义。

社区“幸福食堂”的打造,就是在出来“转悠”的过程中,靳素连了解到辖区内老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建设落地的项目。走在路上,她经常能听到老人们诉说做饭不便的问题,于是,居民“下单”,社区“接单”,修建社区食堂的想法由此萌生。“幸福食堂”火热营业,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也大幅提升。

“都说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我们是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靳素连开玩笑道。这也是她参加社区工作二十年来的深刻感悟,只有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与居民零距离接触,才能切实感知到他们的所思所想,听到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才能有方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社区工作由“粗”变“细”,织密居民“幸福网”

从2005年进入惠泽社区至今,从社区刚成立到现在的趋于成熟,靳素连用二十年的时光陪伴社区由萌芽到开花结果,她见证着社区的变迁,也见证着自己的成长。

辖区范围由小变大,服务内容也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细,如今,惠泽社区已是一个服务着31个小区、7600多位居民的社区。从一开始的只管人,到现在延伸到对物业、车辆、宠物等的管理,服务人群也逐渐细化,老年人、残疾、失业无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都有不同的需求,也要提供对应的服务。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工作,靳素连坦言,在村委会的实习经历和十年教育经历为她能够有序开展社区工作打下了基础,而在2011年左右,通过考取社工证时的系统学习,更是让她开阔思路,觉得社区工作“大有干头”。

为将服务精准供给有需要的人群,靳素连聚焦居民不同需求,提供多元化、有针对性的服务。对于有小孩的家庭,社区推出早教服务活动、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小朋友们共享欢乐时光,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对于6-16岁的学生们,社区开设了家长学校和爱心托管班,23年7月25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青少年活动中心开班,为辖区放学早、家长下班晚的小学生们开办“四点半课堂”,提供作业辅导、益智游戏、兴趣课程等服务;针对辖区内的老年人,社区则以书法、绘画、乐器、舞蹈等丰富多彩的老年课程,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为深入了解居民需求,社区在31个小区内建立了11个网格,又在11个网格内划分了91个微网格,延伸基层治理“神经末梢”。靳素连组织网格员们开展日常摸排工作,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通过微信、电话、入户走访等形式,在与居民的时常沟通中,了解他们的诉求和问题并提供帮助。暖气管道破裂、下水管道破损,居民一个电话,网格员迅速响应,成功化解居民难题;为小区引进物业、加装电梯,网格员收集群众需求,改善小区居住环境……靳素连笑着说:“我们的服务可谓是‘铜墙铁壁,无孔不入’!”

“党建红”点亮“志愿红”

要想管理好这么一个范围大、人口多的社区,光靠网格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靳素连深知,只有发挥好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的作用,才能更好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社区内的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居民等都是我们的忠实志愿者,大家都特别积极,社区哪里有问题,他们会及时指出并寻找解决办法,平时有活动,他们也会热心参加、帮忙宣传。”多年来,志愿者们穿梭在社区内,勾勒着建设家园的美好图景。20年左右,靳素连召集了一批“平安志愿者”,组建“小慧来了”志愿队,将志愿者的力量汇聚到一起,培育和壮大志愿服务队伍。从小细节入手,“平安志愿者”们每天只要有时间,都会出去转一转,开展日常巡查,清理楼道垃圾和树枝、规范停车秩序、捡到失物归还……他们被居民们亲切地称呼为“小慧”。近期,在靳素连的号召下,他们的服务清单里又增加了一项“敲门行动”,对辖区内的独居老人,志愿者们“敲门问需”,为老人们提供便利。以志愿服务为支撑,社区服务更为丰富,经常开展政策宣传、矛盾调解、困难救助等活动,营造“全民都是志愿者”的氛围,社区环境也更加和谐。

 

 

惠泽社区老年人口较多,情系“一老”,靳素连着手开展“颐康社区”创建,打造“党建领航向,幸福夕阳红”党建品牌。坐落于惠泽园小区的康养服务中心,就是其中的一个阵地。作为一个综合服务中心,这里承担着多种功能。“幸福食堂”内,老人们吃着热气腾腾又健康可口的饭菜;阅读室内,大家可以读书看报,享受书香时光;乒乓球活动场地内,时常传出老人们打球的声音。除此之外,棋牌室、舞蹈室等一应俱全,还提供矛盾调解、代办医保、养老保险等服务,极大地方便了老年居民的生活。

 

 

通过“红色基层服务阵地”的打造,用实际的小区治理和小区服务把党建的凝聚力综合起来,是靳素连一直以来的目标。从支持社区彩虹文化社团自己排练,在市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作庆祝建党95周年文艺演出,展现一堂生动的主题党课,到推动“小慧”爱心缝补坊成立,党员志愿者免费为辖区特殊群体提供修改裤脚、更换拉链等服务,靳素连在打造党建引领下的志愿服务体系的历程上,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有意义。

倾情奉献二十载,一心只为“惠泽”花开。每一分汗水都见证着一处可喜的变化,汇聚成如今的和美画卷,然而,靳素连尤觉不够,“我们做得还很少,服务永无止境,还有很多努力要做。”日头逐渐西斜,待安装充电桩一事确定后,怎么安装、装多少、用电负荷计算、谁去跑手续……还有一系列的问题。带着为居民办实事的满腔热忱,靳素连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王静茹)

(责编:高喜明、郗涛)
分享到: 评论: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新闻
商务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