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阳泉高新区杨家庄乡,有一个名叫北杨家庄的村庄,正悄然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近年来,北杨家庄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引入先进技术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产业多元发展,夯实经济基础。北杨家庄村的产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良好态势,红薯种植和平菇种植成为两大支柱产业,为村庄的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红薯种植在北杨家庄有着深厚的根基。过去,由于种植规模小、品种单一、技术落后等原因,红薯产业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村里积极改变这一现状,创新发展,直至现在村里有50亩左右的红薯栽培地,并且为了提高红薯的产量和品质,村里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引入了覆膜滴灌技术,从河北学习专业的机械化起垄、铺设滴灌管、覆膜等一系列操作,实现红薯质量提高、产量飞升。北杨家庄村从2023年开始还开展红薯文化节,邀请游客到田间地头收采红薯,之前曾打造五彩红薯,包含黄金蜜薯、白玉蜜薯、烟薯、济薯、紫薯,今年又种植了新的品种,例如冀元1号、玛莎莉等。文化节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还能借助文化节的影响力,提升北杨家庄的知名度,带动乡村产业的发展,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开辟新的途径。
平菇种植同样为北杨家庄村带来了新的生机。2022年8月,支村“两委”经过实地考察多家平菇种植点,并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后,决定盘活村里闲置多年的旧厂房,打造平菇种植基地。起初,基地从外部购进菌棒进行种植,但是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北杨家庄村村委会副主任贾满玉说:“第一批购置回来的菌棒质量还可以,但后来购置回来的质量参差不齐,出菇率都比较低,后来就想我们能不能自己制造菌棒,起码自己制作一定是真材实料,也比较放心。”为了更好地把控平菇种植的源头,今年村里邀请山西农科院专家指导工人制作菌棒,严格按照科学配比混合后装袋压实。在大家的精心管护下,平菇品质越来越高,销售渠道也越来越广,产品畅销各种大型农贸市场、菜市场等。
除了红薯和平菇,村里打造了5个蔬菜种植大棚,包含糯玉米、豆角、西红柿等各类蔬菜瓜果,这些多元的种植项目共同构成了北杨家庄村兴旺发达的乡村产业格局。同时,北杨家庄村还积极与高新区合作项目,目前高新区投入500万打造的高叶酸无抗白羽蛋鸡种鸡繁育规模化养殖项目选址在北杨家庄村,能为村里提供70到80个就业岗位,利用此示范基地,北杨家庄村抓住机遇,准备在村里建设纸箱厂,与养殖项目能够联动发展,目前一期选址已确定,二期将购买设备继续扩大规模。
加强基础建设,打造宜居乡村。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北杨家庄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精力,致力于为村民打造一个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村里的主干道完成了沥青铺设,平整宽阔的道路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为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翻新后的球场成为了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无论是年轻人在这里挥洒汗水,进行篮球、羽毛球等运动,还是老年人在周边散步聊天,都能感受到村庄生活的惬意。
幸福食堂的建立更是一项暖心工程。村里的老年人在这里可以享受到营养可口、价格实惠的饭菜,解决了部分老年人做饭不便的问题。食堂内环境整洁,桌椅摆放整齐,工作人员热情周到,为老年人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就餐环境。在这里,老人们不仅能吃得饱、吃得好,还能与邻里乡亲相聚一堂,交流家常,丰富了精神生活。
为了满足村民们日常休闲娱乐的需求,村里有6个村民小组,为每个小组都建设了小广场,面积400到600平米不等。清晨,村民们在这里晨练,呼吸着新鲜空气;傍晚,大家齐聚广场,跳广场舞、拉家常,其乐融融。小广场成为了村民们增进感情、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也为村庄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推进乡风建设,弘扬文明新风。在推进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北杨家庄村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完善村规民约、评选“五好家庭”等活动,营造了文明和谐的乡村氛围。
村里将村规民约作为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抓手。2022年,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北杨家庄村对村规民约进行了全面完善,将乡风文明、乡村治理、护林防火、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内容细化,使其成为村民的行动“指南”。从宣传家风家训到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从规范村民日常行为到推动乡村建设,村规民约涵盖了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
村里还会定期开展的“五好家庭”评选活动。通过村民自荐、小组推荐、村民代表评选等环节,推选出一批批“五好家庭”。这些家庭在村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村民们纷纷以“五好家庭”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良好家风,形成了人人争当好家庭、户户争创文明户的良好氛围。
北杨家庄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实践的生动体现。如今的北杨家庄,产业兴旺发达,村庄美丽宜居,乡风文明和谐,村民们正满怀信心地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相信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北杨家庄村必将继续书写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郝纭令)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