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上午,在郊区河底镇托老服务中心大厅内,老年人坐在椅子上看电视,享受惬意时光。这是河底镇托老服务中心一些老年人的日常,也是郊区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的缩影。
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大多身体不好、自理能力较差,需要人员长期照顾、护理。为让集中供养特困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和集体生活的温馨,郊区立足工作实际,规范资金管理、提升服务品质、加强安全监管,多举措提高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水平,筑牢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基础,切实为最脆弱、最困难的群众提供优质养老服务。
郊区民政局党组成员曹丽莉说:“目前,郊区共有6家集中供养特困人员的敬老院,分别坐落于6个乡镇,实现了全区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全覆盖。我们已有118名特困老年人享受集中供养,实现郊区地域内有意愿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100%集中供养目标。”
资金保障方面,从2023年起,郊区将6家敬老院运转经费纳入区级财政。2024年,6家养老院共获得48万元财政经费支持。这些资金为敬老院的日常运营、设施维护、服务提升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确保敬老院能够持续为特困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为提高照护质量,郊区定期组织敬老院工作人员参加养老护理、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培训,还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技能考核,要求新入职护理员一年内全部取得培训合格证书,为老年人提供更专业、细致的护理服务。
此外,郊区在我市率先完成全区敬老院的消防改造提升工作。郊区投资560余万元,在各乡镇敬老院铺设了宽敞、畅通的消防通道,安装了先进的烟感器、室内和室外消火栓等设备,提高了敬老院的消防安全水平。
实实在在的服务让特困人员暖在心头、乐在其中。住在河底镇托老服务中心的杨香元深有感触:“刚来的时候,我心里不踏实,没想到在这儿挺舒坦。每天的饭菜营养均衡,我们住的房间被收拾得干净整洁,工作人员随叫随到,很贴心。在这儿热热闹闹,我挺满意。”
曹丽莉说,郊区民政局将持续加强监督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特困人员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李旭榕)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