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阳泉频道>>郊区

【诗画田园入梦来】阳泉市郊区旧街乡南沟村:红土地上的多维振兴密码

时间:2025年06月21日15:33 来源:山西新闻网阳泉频道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位于阳泉市郊区旧街乡的南沟村,正悄然上演着一场关于乡村振兴的精彩变革。近年来,南沟村立足自身实际,在土地二轮承包改革、红色文旅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发展之路。

阳泉市郊区旧街乡南沟村位于郊区西南,桃河河畔,旧街乡政府南端,交通便利,环境秀美。全村由狼峪、南沟、南沟掌三个自然村组成,总面积11204亩,其中耕地面积920亩。南沟村总户数170户,400余人。近年来,南沟村支村两委团结和带领全体村民,走出了一条“红色旅游、绿色生态、休闲观光、农业采摘”的新型农业发展之路。

红色基因激活发展引擎:从抗战遗址到跨省文旅融合的破圈之路。南沟村,是一片浸润着英雄血液的红色土地。1940年,范子侠将军率部在狼峪车站打响伏击战,如今狼峪抗战遗址公园的纪念碑上,弹痕状的纹路仍清晰可见。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件老物件,都承载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近年来,南沟村充分挖掘自身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文旅产业。村里先后建成了范子侠将军生平陈列室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各种带有历史印记的物品静静陈列,让红色故事有了更完整的脉络。“现在经常有学校组织学生来研学,孩子们看到实物学习,比在课本上看更生动也受触动。”南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闫润红介绍道,“每年都会有1万多名学生走进这座‘红色博物馆’,我们这里也是很著名的红色研学教育基地。”红色旅游产业已成规模,集体基础设施基本完善,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收入不断提高,每年来南沟村接受爱国主义的人数4万余人,南沟村被上级评为山西省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阳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阳泉市党性教育基地、阳泉市廉政教育基地、阳泉市党史教育基地。

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实实在在地带动着南沟村的发展。村内依托红色研学基地兴起的6家农家乐,生意越来越红火。为了进一步提升红色文旅产业的品质和吸引力,南沟村不断探索创新。今年5月17日启动的第八届槐花节,对南沟村而言,早已超越了赏花踏青的范畴。当旧街乡与河北柴关乡、江苏华山镇代表共同在广场中完成三地合作意向书的签约时,南沟村挖掘红色资源有了跨省域的深度,为村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南沟村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富民”发展理念,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寻求多元发展路径。修建了连接三个自然村的乡村提质道路、旅游专线6.2公里,2000平方米的旅游接待中心停车场,1000平方米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10公里的健身步道。打造500亩玉露香梨采摘园、30亩樱桃采摘园、悦心谷生态氧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果树种植、蜜蜂养殖、农家乐民宿等,举办槐花节、玉露香梨采摘节等,不断丰富旅游内涵。“未来,我们将继续积极发展‘红+绿’模式,为壮大集体经济而努力。”闫润红说道。

土地改革盘活资源底盘:从零散耕地到“认养经济”的制度创新实践。南沟村作为第一批完成土地二轮延包的村庄,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闫润红深知土地改革对于村子发展的重要性,他介绍说:“我们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要求,对土地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重新规划。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关系,让土地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

南沟村是纯农业村,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村民收入,村里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通过与一些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合作,将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种植。目前,村里已经流转了部分土地,用于发展玉露香梨、核桃、樱桃等特色水果种植以及藜麦等经济作物种植。不仅如此,南沟村还创新土地认养模式,打造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市民可以认养一块土地,亲自参与种植和管理,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这种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不仅吸引了市民前来欣赏田园风光、体验种植和收获,还进一步盘活了土地资源,增加了村民收入。借助土地认养的知名度和人气,村里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水平等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

基建赋能构建多元生态:从破旧村落到“红+绿”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曾经的南沟村,基础设施薄弱,道路狭窄、环境卫生差,严重制约了村子的发展。要想富,先修路。南沟村深知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为了提升接待能力,南沟村陆续建设了狼峪村到南沟村的旅游专线,拓宽和硬化了村内道路,方便游客和村民出行。新建了2个停车场,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修建了游步道,让游客能够更好地欣赏村里的自然风光。同时,村里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和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对河道进行清理和蓄水,统一粉刷房屋,新建了水冲公厕,在村里的固定位置整齐摆放崭新的垃圾桶。如今的南沟村,一栋栋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南沟村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草帽山党性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成投用,大型广场、宣誓墙、廉政台、培训场馆等相继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南沟村的接待能力。村里还建成开放了住宿部,建筑总面积2000平方米,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住宿条件。

 

 

不仅如此,南沟村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民主决策、规范管理。作为全国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基地,村里梳理出管理类、民生类、服务类小微权力清单28条,并绘制出各项工作具体的操作步骤流程图,配套权力清单,制定16条监督清单、3项监督工作制度,建立4支监督队伍,强化对权力运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在河道整治和旅游接待住宿等项目建设中,严格按照“两清单双闭环”工作制度,通过召开听证议标会等方式,确保项目公开、公平、公正推进。

经过多年的努力,南沟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南沟村的发展脚步并未停歇。在村委会办公室,闫润红拿出今年计划申报的项目单——青少年研学基地、党员教育示范基地。他表示:“这几年,在各项政策的支持和各级的帮助下,南沟村的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但是,要想走得更远,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升级。我们瞄准了研学教育方向,努力以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带动产业不断升级。同时,我们会创新发展模式,在做好产业、环境等基础工作的同时,吸引更多人来村经营。集聚的各类人才多了,我们的短板就能补齐,走上更宽阔的乡村振兴之路。”(王方君)

(责编:高喜明、郝亚红)
分享到: 评论: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新闻
商务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