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阳泉频道>>郊区

【乡村改革展新颜】阳泉市郊区旧街乡枣园村:改革引领发展 传承铸就辉煌

时间:2025年06月21日17:52 来源:山西新闻网阳泉频道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在阳泉市郊区旧街乡,有一个村庄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展现着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它就是枣园村。近年来,枣园村紧紧抓住各项发展机遇,在土地延包政策的推动下,积极探索产业发展路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土地延包:化解难题,筑牢发展根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延包政策的稳定实施对于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枣园村在贯彻土地延包过程中,积极响应上级政策,深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精准测量土地面积、明确土地四至界限,为每一户农户都颁发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让农民吃下了“定心丸”。

 

 

枣园村由四个自然村构成,为了更好地推进土地延包工作,村里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行政村一个总网格,四个自然村四个小网格”的模式,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开展工作。在前期,村里组织了全面的清查摸排工作,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详细记录每一块土地的情况。通过细致的工作,汇总出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土地边界不清、承包权争议等,严重影响着村民的权益和村庄的进一步发展。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枣园村迅速成立了延包领导组,推选成立了延包委员会。委员会多次组织召开会议,参会人员涵盖四类关键群体:委员会成员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把控全局;指正人员对具体问题提供准确的判断和建议;村里老领导代表则带来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对村庄的深厚情感;当事人积极参与其中,充分表达自身诉求。在会议中,大家各抒己见,针对每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力求找到最公平、最合理的解决方案。枣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蔺计平说:“我们在土地延包工作中,真的是遇到了很多困难,别的村有的问题我们有,没有的问题我们也有,历史遗留问题太多太杂,只能一点点地整理清楚并解决”。

为了确保每一户村民都能理解并支持配合土地延包工作,村干部们一户一户地入户沟通。面对部分村民的疑虑和担忧,他们耐心解释政策,倾听村民的想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村里采取了“分地加补利”的创新方式,既保障了村民的土地权益,又通过合理的利益补偿,让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项工作自2023年11月份正式启动,经过村干部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到2024年5月,枣园村顺利完成试点,续签164份合同,确认946.9亩家庭承包耕地。这场土地延包试点“战役”,理清土地“历史账”,画出顺延“同心圆”,为乡村土地长效治理、产业稳定发展筑牢根基,也为其他乡村土地延包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枣园经验”,助力更多乡村在土地文章中,书写发展新篇。

产业发展:多元并举,激活经济引擎。枣园村产业发展呈现出多元且蓬勃的态势。驻地企业保安煤业有限公司为村庄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枣园村积极与保安煤矿达成合作,通过为煤矿提供矸山治理服务和绿化工程,不仅改善了周边环境,还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每年收益可达300余万元。与此同时,煤矿也为村里的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目前有170多名村民在煤矿工作,他们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此外,枣园村积极响应旧街乡里的产业政策,种植打造了约100亩的玉露香梨果园基地。这项产业成为了村里的又一经济增长点,为部分弱势群体和老年群体提供了工作机会。他们在梨园中从事日常管理工作,如浇水、施肥、修剪、管理等,不仅获得了经济收入,还在劳动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价值。

 

 

为了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枣园村还着眼于新能源领域,目前正在建设屋顶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村庄的产业结构,为村集体带来新的收入来源,同时也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助力枣园村实现可持续发展。​

班子建设:实干担当,铸就乡村振兴基石。在枣园村,有一位备受敬重的老党员、老干部、“全国劳动模范”——马玉田,他1997年起任枣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在村支书岗位上深耕30年,一心扑在村庄建设,带领村民创造诸多奇迹。如今,走进村委会,虽然马玉田书记已经离退,但仍能处处看到老书记的事迹展示,这些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枣园人。

 

 

现任书记蔺计平谈起以前的枣园村,他说道:“以前的枣园村是电视没信号,电话打不到,过河没有桥,工资打白条。领导班子们的家就是办公室,公章也都随身装,也是在马玉田书记的带领发展下,才建起了这座村委会办公楼,我跟着马玉田书记当了20年的副书记,学习到了很多,明白要切切实实的为群众干事。”

 

 

“两委”班子的切实工作,让枣园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两委”班子积极争取资源。1995年,村民们通上了自来水,干净的自来水流入了家家户户;为了解决村民出行难题,村干部和村民们一起集资修建了幸福桥。建桥过程中,技术难题等困难接踵而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幸福桥顺利建成,这座桥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成为了连接村庄与外界的重要纽带,为村庄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使枣园村荣获了全国文明村、省卫生村等诸多荣誉称号。

谈起村民关系,蔺计平滔滔不绝:“我们枣园村的群众关系特别好,多年来村里一直秉承着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的工作原则。这些都是取决于领导班子好,工作踏实干,村民才更信任我们。”

枣园村在土地延包改革的推动下,产业发展蒸蒸日上,老党员的精神传承不息。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枣园村正以坚定的步伐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它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的乡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郝纭令)

(责编:高喜明、郝亚红)
分享到: 评论: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新闻
商务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