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为访调委送锦旗表示感谢。
“我们很满意,没想到这么快就给我们退还了保证金,还发放了工资,非常感谢市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前不久,张某、李某与阳泉某煤矿企业产生欠薪纠纷,经过调解,得到圆满解决。拿到拖欠近一年的工资,张某、李某激动不已、连声感谢。这是访调委化解信访矛盾的一个缩影。
信访无小事,件件系民生。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过程中,我市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2023年1月,市信访局牵头,市司法局批准成立了市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访调委创新了“四局”“六治”“两促”信访调解模式,着力提升信访调解工作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全力构建平安阳泉建设“第一道防线”。截至目前,访调委共受理案件436件,调解处理案件292件,调解成功率67%。
以“四局”为基础 系统性开展信访调解
访调委以“四局”为基础,构建信访调解新模式,即大信访大调解格局、全行业全阶层布局、主访调主市场谋局、云服务云管理结局。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信访调解工作,目前已吸纳机关、社团、律所、乡镇、社区、村委会、企业等参与其中,共有68名专职调解员,包括律师、退休干部、司法工作人员等。访调委统筹资源,联络法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行业部门以及群团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入驻,建立“一站式”信访调解平台,提高信访案件化解质效。目前,访调委在10个社区、8个村(居)、127个会员单位以及其他行业组织均设立了调解工作站,排查、防范、受理信访事项。工作站实行24小时信访事项处理制度,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化解、早提交,避免群体性和极端性信访事件的发生。
在访调委的努力下,信访调解及管理工作实现了云服务和云管理。访调委在网站、抖音、微信、微博等平台均开设新媒体账号。同时,拓宽信访渠道。信访人可以直接在网络平台咨询、投诉,访调委通过了解信访人需求,线上进行信访事项调解或移交。目前,访调委已入驻法院调解平台,和全市所有法院实现对接,通过平台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由法院进行司法确认。访调委还建立信访大数据分析平台,按照预判精准、预警及时、服务高效的工作标准,通过大数据综合分析,强化预判预警预防功能,实现对信访信息的提前预判和超前处置。
以“六治”为抓手 确保调解依法依规开展
不同于传统“结案了事”“就案办案”思维,访调委坚持以“情”为先、以“理”为主、以“法”为盾,总结出“情理法融合”化解信访工作法。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治、德治、法治的基础上,创新开展“舆治”“责治”“防治”,加强舆论监督、强化责任落实、预防信访苗头。今年,访调委和村(社区)进行合作,共防范处理线下信访案件20余起,对各会员单位和相关单位开展信访法律培训30余次,目前已对全市100余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预警信息5000余起,为基层防范和化解信访事项提供了有力保障。
法治是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最具权威性的方式。在用情、用理化解矛盾的基础上,访调委将《信访工作条例》具体化、规范化,结合实际制定《人民信访事项先行调解工作办法》《人民信访调解法治化工作办法》等制度,确保信访调解工作实现预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办理法治化、监督法治化、维护秩序法治化。
以“两促”为目标 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访调委以“四局”为基础,“六治”为抓手,通过“三个关键”“两个方法”工作制度开展调解工作,实现促和谐、促稳定工作目标。“三个关键”即抓组织(党组织、群团组织、行业组织)、抓主体(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抓基层(村委会、社区、小组);“两个方法”即黄色预警(政策预警、回访预警、案例预警、平台预警、智慧预警)、五色处置(轻微矛盾纠纷、一般矛盾纠纷、较大矛盾纠纷、重大矛盾纠纷、特别重大矛盾纠纷)。
帮助解决群众取暖问题、协调解决遗产纠纷问题、有效化解出租车矛盾纠纷……经过访调委不懈努力,一个个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一项项事件圆满解决落实。访调委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创新发展解纷模式,着力提升调解质效,力争打造多元化解综合体和信访纠纷终结站,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平安阳泉做出积极贡献。(高喜明/文 莫小荣/图)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