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矿区沙坪街道大村村一派忙碌景象:日光温室大棚里,工人采摘草莓;蛋鸡养殖场里,饲养员配制鸡饲料;民宿文化区里,村民清扫积雪……这一幕幕场景是大村村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助推全村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大村村建起了大棚种植基地、民宿文化区、蛋鸡养殖场,还积极打造产业融合文化商业区。大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福说,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村党支部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持续以理论凝聚人心、用项目鼓舞干劲、靠发展实现振兴。
理论学习是主题教育的重中之重。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大村村坚持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引导党员干部学中干、干中学。大村村党支部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并贯穿始终,组织党员干部静下心、坐下来、深入学,通过小范围集中、小问题切入、小组式讨论的模式,根据理论指引为村子发展出点子、谋项目。同时,大村村党支部聚焦环境治理、民生保障、矛盾调解等农村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以“干什么、怎么干”为主线,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讨论,坚持把解决问题与办实事结合起来,让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大村村党支部把全面推动发展作为推进主题教育的落脚点。大村村利用国道307复线绕村而过的优势,招商引资发展租赁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如此,大村村还紧抓项目建设,奏响乡村“致富曲”。“我们把村子分为东、西两个区域统一规划,在村西部发展草莓、甜瓜、番茄等特色种植产业,打造民宿文化区和产业融合文化商业区。村西部工程完工后,我们计划在村东部建设健身步道、体育活动场、垂钓园、餐厅等,努力将这里打造成商务生态休闲特色农庄。”王福说。目前,村里的各项目为7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大村村以造福村民、保障民生为立足点,围绕增进民生福祉,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开展“解剖麻雀”式精准调研,主动回应村民呼声,解决村民遇到的问题、困难。大村村建立了4个网格、27个微网格,形成了“村书记—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的网格管理模式。大村村利用网格管理模式积极宣传政策法规、整治环境卫生、采集基础信息、了解村情民意、开展便民服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等。
此外,大村村健全村里的养老服务体系,以实际行动提升为民服务质效。村子不仅打造了老年公寓、养老便民房、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让一些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住得舒心、吃得放心,还给老年人发放补贴。“村里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有550元的补贴,遗属每月增加100元的补助。”王福说。(李旭榕)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