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村村位于阳泉市矿区沙坪街道的矿郊结合部,属于典型的城中村,又紧靠307复线,交通便利,村内路线四通八达,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交通区位优势。走进大村村,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徐徐展开。曾经的偏远小山村,如今正以昂扬之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迈进,成为当地乡村建设的样本与典范。
交通区位赋能,打造宜居宜业新家园。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底色。大村村在乡村建设中,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首要任务。过去,村里道路泥泞、垃圾随意堆放,污水横流的景象随处可见。为改变这一状况,大村村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道路建设方面,硬化了村内道路,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更为农产品运输、游客进村游玩提供了便利。同时,投资修建了现代化的排水管网,彻底解决了污水排放问题,让村内的水流变得清澈干净。村内居民大多数都已搬迁入住楼房,水电路和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居住环境较好,广播、电视、邮政、网络覆盖全村。并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缩小城乡差距,提升人居生活环境,还设有卫生所、戏台、文化站、文化广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村福利房、便民市场等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公共厕所3座,被评为“山西省卫生村”及“阳泉市百日攻坚先进村”。
村集体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成立象子印大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民宿文化园的运营对接。同时积极引进专业运营与投资公司,让产业充分对接市场,激发乡村产业活力。在产业发展带动下,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优先雇佣本地村民,推动本村居民多渠道增收。并且村集体收入的80%用于职工工资、老年人生活补贴、村民福利等。“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可以领到100元医疗补助金和550元生活补助金,80岁以上老人每年额外发放1000元,90岁以上老人每年额外发放2000元高龄补助金,退休老干部每年额外享受500元的生活补助金,退休老干部及遗属每年额外享受500元的生活补助金。”大村村党支部书记王福介绍到。并且,大村村与华海大酒店联合开办了爱心大食堂,为广大老人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就餐环境,每餐一到两元,就能吃到舒心可口的饭菜,8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就餐,提升了老年人的晚年幸福感。
产业多元升级,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近年来,大村村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实施转型跨越发展,通过产业发展,以土地租赁、房屋租赁、服务业为核心,实现村集体经济规模有效壮大,村民收入快速增长。2022年被评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十佳村”,2023年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山西省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2024年被评为“山西省‘千万工程’精品村”“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大村村充分发挥城郊结合的区位交通优势,积极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形成集大棚种植、蛋鸡养殖、产业集聚、乡村旅游、商业服务、城市公墓、特色康养为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今年,我们将修建精品民宿区、烟火美食区、小院康养区以及文体公园。”王福介绍。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与浙江安吉百村共建产业咨询有限公司完成了“四规合一”规划,构建“一心一环三片九区”的空间格局,不断提升产业质量,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扩大村集体经济规模,促进村民增收。
大村村还拥有占地55亩共计19个草莓种植大棚,种植有7个品种的无公害优质草莓、3个品种的进口甜瓜,以及彩色无公害小番茄等。草莓园围绕“打造山西省最大的无公害草莓种植基地”品牌,体现“享受采摘乐趣,感受田园生活”理念,严格按照现代化、标准化、精细化要求建设,到此的游客既可以亲自采摘体验丰收时节的欢乐,又可以畅快呼吸乡间的新鲜空气,是放松身心、品味健康、亲近自然的绝佳场所。同时,草莓种植基地还设有化石馆,是多所学校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供学生游客来参观学习,增长知识。
不仅如此,大村村还将村民遗留的旧居进行改造装修,打造成具有北方民俗风貌的大村村民宿文化园,特色的窑洞民宿,依托冬暖夏凉的特点吸引不少游客入住。截止目前,民宿文化园又完善了三处停车场、两处卫生间,并且住宿、餐饮、娱乐等各种设施应有尽有。民宿文化园与一期项目草莓基地、三期文创、文博、文旅区连成一片,相互呼应,既具有乡村生活情趣、又具有绿色生态环境,通过乡土乡情的展示和体验,吸引周边人群进行周末近郊旅游。充分发挥产业促就业作用,有效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带动周边村庄及社区经济发展,极大地改善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该项目被山西省乡村振兴局认定为“2022年度省级特色产业帮扶基地”。
治理民生并举,共筑幸福和谐新生活。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大村村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党员带头,全民参与”活动,组织党员在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庄事务管理。同时,大村村建立健全了村规民约,完善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在推进乡村治理过程中,大村村还十分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村里定期开展“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文明乡风。同时,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和技能培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如今,大村村邻里和睦、乡风文明,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从破旧村落变身美丽乡村,从传统农业迈向多元产业,从文化沉睡到焕发活力,阳泉大村村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大村村的发展脚步并未停歇,未来,大村村将继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按照大村村“四规合一”规划逐步推进。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乡村环境品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治理,努力打造成为产业更旺、环境更美、文化更兴、治理更优的现代化新农村,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大村经验”,书写更加绚丽多彩的乡村建设新篇章。(王方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