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家乡·爱阳泉——喜看身边新变化】
阳泉市城区义井镇小河村:小河古韵钟灵秀 叠榭层楼展新颜
“我从小就在这儿住了,咱们村啊,真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人与人之间和和睦睦的,文物多得数不清,随便走走都能感受到那种历史的厚重感,这地方可好了!”伴随着村民的讲述,我们踏进了这个美丽又古朴的古村院落——小河古村。
小河古村大院的建成时间可追溯到清代雍正年间,历史悠久,蕴藉厚重。在岁月的静谧中,小河古村同一部活态的史书,承载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诉说着千年间的风云变幻。古老的雕栏玉砌依旧保持着1600多年前的旧日风采,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古建筑都仿佛是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静诉往昔,铭刻在跨越千年的梦境之中。
小河古村位于阳泉市城区义井镇,地处市区东部,207国道在村西1.5公里处穿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小河村总占地4.5平方公里,现有村民601户、1003人,是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革命活动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石评梅的故乡。小河村是阳泉市首家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文明村,中国景观村落,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同时也是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山西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山西省旅游名村,山西省文明和谐村。
古村融合文旅,产业发展“全链条”
小河古村保存有明、清、民国时期的传统院落178处,历史建筑3.4万平方米,坐落于群山的环抱之中,依坡而建,河流穿过其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山势的高低起伏,赋予了建筑独特的层次感,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大院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于雍正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保存完整的石家花园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堪称我国北方最具特色的大院民居院落。石家花园由21个上下叠摞左右贯通的三合、四合院组成,72道过门,院院相通,扑朔迷离,煞似迷宫。精致的屋檐由花砖砌成,木雕、砖雕和石雕工艺精巧绝伦,黑檀木的中式窗楹更是彰显了晋地古宅的典雅与气派。
为了焕发古村的勃勃生机,将宝贵的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驱动力,小河村的领导班子正积极引领村民拓展思维,奋勇前行。城区区委、区政府对小河村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特地邀请北京的专业规划团队,对村落的整体风貌、文创街区、剧场、接待中心、会议中心以及民宿等进行了精心规划和设计。小河文旅产业康养项目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精选了最具特色的山地院落,率先对一期7间院落进行了精品民宿组团及相关配套设施的改造。同时,村子改造村民闲置院落,发展窑洞农家乐餐饮产业。让游客可以“留下来、吃一餐、住一宿”。
与此同时,小河村成立了阳泉市评梅小镇农旅休闲专业合作社,积极实施小河文旅产业集群项目。小河村党支部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巧妙地将红色文旅与古村落的活化利用、景区提质升级相结合,并通过举办一些特色活动,如“好声音大赛”“春节庙会”以及一些党建活动等,致力于将评梅景区打造成为一个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聚力设施建设,注入发展新动能
为了进一步提升游客的体验和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小河古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全面的升级和改造。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小河古村首先建设了一个占地100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这个现代化的游客中心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详尽的旅游信息和咨询服务,还设有休息区、卫生间等便利设施,确保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享受到舒适和便捷。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小河古村还建设了一个占地面积达13000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该停车场不仅拥有充足的停车位,还注重绿化和环境设计,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停车环境。在健身休闲方面,小河古村修建了一条长达7公里的健身步道。这条步道沿着村庄周边的自然风景而建,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田园风光,同时锻炼身体,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小河古村还进行了一系列详细的改造和新建工作。包括民居改造客栈,为游客提供更具特色的住宿体验;道路硬化和路面恢复工作,确保游客的出行安全和顺畅;新建游步道,为游客提供更多样化的游览选择;改造给水、污水及雨水管网,提升村庄的排水和污水处理能力;燃气管网、供电管网入地,提高村庄的安全性和美观度;环卫、绿化和智慧系统的建设,为游客创造一个干净整洁、智能便捷的旅游环境。
小河古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于2021年9月30日完成项目立项,经过精心规划和筹备,于2022年8月1日成功完成项目招标。这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不仅提升了小河古村的旅游吸引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未来,小河古村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为游客带来更加美好的旅游体验。
做优生态环境,守住纯真“乡土气”
小河古村持续致力于环境的提升与优化,以确保这片古老的村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在绿化管护方面,村庄始终坚守着对名树古木的敬畏与爱护,每一株花草树木都受到了精心照料。公共区域的绿化工作由理事会精心安排,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的养护管理,确保养护人员稳定,从而保证了绿化的质量和效果。城区农业农村局更是定期组织技术业务培训,帮助养护人员提升专业素养,让小河古村的绿意更加盎然。这样的努力不仅美化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更让村民们生活在一个绿意葱茏、空气清新的家园。
同时,小河古村在卫生环境方面也下足了功夫。为了实现村落庭院的整洁,村庄加强了对村民的宣传教育,引导大家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村民们积极参与环境卫生管理,实行“门前三包”制度,确保自家门前屋后的环境干净整洁,没有露天粪坑,院墙整洁无涂鸦,残墙断壁、危旧房屋也被及时拆除,整个村落呈现出一种整洁有序的面貌。在垃圾处理方面,小河古村建立了完善的“户保洁、村收集、转运”体系。村庄内设置了垃圾池(屋)和垃圾中转站。同时,成立了专业的垃圾清运队伍,配备了清运车辆,负责收集转运村庄内的垃圾,确保垃圾日产日清,不留死角。
此外,小河古村还非常注重水沟渠的清洁工作。村庄定期或不定期对水塘、沟渠、河道进行疏浚清理,确保水系的通畅和水质的清澈。严禁村民向河、塘、沟、渠倾倒垃圾,交通要道两侧也保持干净整洁。这样的努力让小河古村的水系更加清澈,为村民们创造了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
如今,小河古村在持续的环境优化与文旅融合策略下,正以焕然一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将不断发展新型文旅,改变传统收入模式,增加产业附加值,带动农旅产业发展,真正把小河村的好风景变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好‘钱’景。”阳泉市城区义井镇副镇长、小河村党支部书记刘博信心满满。(范樱姿)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