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小阳泉北社区:聚焦青年人才 打造“三耐”型基层干部
在社区治理工作中,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小阳泉北社区青年工作人员们以“耐凡 耐烦 耐繁”的精神扎根一线,用桩桩件件工作实事串联起基层奋斗的轨迹,坚持用信念和真情做好基层工作,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创新服务机制,在“耐凡”中深耕细作。社区工作看似琐碎日常,却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期盼,小阳泉北社区的工作人员深扎基层土壤,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倾听感知需求。为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创新打造“星光计划”,工作日以“延时+错时”模式开启“晚八点timeπ”活动,将工作日的服务时间延长至晚上八点。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居民结束了一天的忙碌,相聚在星光议事厅,共同商讨小区内的各项事宜,从环境卫生整治、公共设施维护,到社区文化活动开展、邻里矛盾调解,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社区工作人员对收集的社情民意认真记录。据统计,在星光计划的首周,累计服务在职居民超10人次,在职群体参与社区事务的比例显著提升至30%,成功激活社区治理的“夜间活力”。
化解矛盾纠纷,以“耐烦”诠释初心。面对电梯加装、更换管道等易引发争执的“关键小事”,社区工作人员化身“调解员”,用春风化雨般的温和话语平息冲突,细致入微地倾听诉求,坚持把群众的“烦心事”当作自己的“操心事”。
“这电梯加装根本不合理,我们家一楼凭什么分摊费用?”刘大爷着急地拍着桌子,李阿姨红着脸争辩:“没电梯我们老人怎么下楼?”调解室里,社区工作人员小王递上两杯热茶:“刘叔您消消气,李阿姨您也别着急,咱们坐下谈。”翻开民生实事日志本,社区工作人员一边登记,一边协调:“刘叔,您是不是担心采光和费用问题,您看,咱们和其他楼层商量下分摊比例,您看行吗?”经过连续三天的入户协商,最终达成共识。
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民生实事日志本”进行动态登记、实行闭环管理。据统计,自2025年以来,已累计解决辖区56件民生实事,惠及居民1000余人,用实际行动诠释“耐烦”精神,在家长里短的调解中传递为民服务的温度。
攻坚急难险重,用“耐繁”彰显担当。“王奶奶,这种带链接的短信千万别点!”小张举着手机,逐字逐句给独居老人讲解反诈知识;寒潮来袭时,网格员小赵顶着风雪敲响张大爷家门:“叔,给您送电热毯和保暖衣来了,这两天降温厉害,尽量别出门!”
在人口普查攻坚战中,社区工作者们自创“错峰走访法”。“张姐,这户白天没人,晚上七点亮灯,咱们等会再来。”小周在普查表上画着标记。面对复杂的流动人口信息,他们开发电子台账系统,实现数据实时更新,让复杂繁琐的信息管理工作变得井然有序。
防汛一线,她们迎着暴雨筑起安全防线;安全排查现场,她们披星戴月守护万家灯火。这群青年社区工作者始终秉持“遇事不避、难事不退”的信念,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耐繁”精神,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让“三耐”精神成为社区治理最鲜亮的底色。(冯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