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书记谈治理】赵艳萍:“健美坡”走出“娘家人” “泥”中藏着春夏秋冬
当陡峭的坡道上回荡起居民一声声亲切的“宝”,赵艳萍脸上的笑容便绽开了。她用脚底厚厚的“泥”与心头滚烫的情,在坡陡路难的观象台社区,走出了“娘家人”的温暖底色。
赵艳萍,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观象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十五载社区时光,从副主任到社区书记,赵艳萍早已深谙:社区治理的根,扎在脚下每一寸泥泞的路上;治理的温度,源自心头每一份真挚的牵挂。
初见赵艳萍,她正带着社区放暑假的孩子们制作“漆扇”,爽朗的笑声盈满活动室。你很难想象,这个阳光开朗的社区“当家人”,肩上扛着多少沟沟坎坎的治理难题。
脚步丈量坡与坎:踩实“健美坡”,走出“娘家人”的担当
观象台社区地势如一道天然的“考题”。居民进出必经长长的陡坡,对社区为数众多的老年人而言,上坡费劲,下坡更险。2010年赵艳萍初到观象台社区,“坡”便成了她心头第一道关隘。
“一天来来回回能跑好几趟这个坡。”谈及每日的奔走,赵艳萍笑容爽朗,眼神却无比坚定。问她累不累,她便指着坡道笑道:“就当是健身啦,这是我的‘健美坡’!”
坡道无言,却见证着这位社区书记的担当。冬季雪落,赵艳萍总是早早备好融雪剂,心中紧绷一根弦:“快下雪的时候,咱这个心里就惦记上融雪剂了。”
赵艳萍推行的“邻里守望”服务机制,主动为独居老人、困难家庭跑腿采买。“一到冬天,我宁愿自己多跑几趟给叔叔婶婶们买菜,也不愿看到他们拄着拐杖冒险下楼。”这份“怕”,是刻在她骨子里的责任感。
社区治理没有捷径,只有脚下沾满泥土的重量。赵艳萍深知:“脚下必须有‘泥’!没泥代表你没走,没走代表你没掌握居民需求。”从初来时居民的不解甚至责难,到如今被亲昵唤作“宝”,这声称呼,是她用无数趟“健美坡”上下的汗水浇灌出的信任之花。
“六步”穿针引线:小社区织就资源大网络
面对辖区内典型的“老旧”小区困境——无物业管理、邻里摩擦多发,赵艳萍没有退缩。她的破局之策是凝聚人心,激活社区内生力量。
她创新推出“六步协商议事工作法”,核心在于整合社区内在职党员与退休党员的先锋力量,从细微处入手,着力解决群众身边难题。这些党员成为化解邻里矛盾的“润滑剂”和社区服务的骨干。赵艳萍坦言:“治理中难免有不理解,但当问题解决后,居民回过头来一句真诚的认可,便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更令人称道的是她“走出去”的魄力。观象台社区虽小,资源亦有限,但赵艳萍从不以此为怠惰的借口。“资源少也不能成为我不工作的理由。没有资源,那就自己走出去找!”
在她的努力下,社区积极与阳泉市各县区企事业单位对接共建,将义诊、理发、维修等多样化惠民资源源源不断引入社区小院。
她像一个“精明”的当家人,把社区治理从“独奏”变为“交响”。在职党员的协作与外部资源的汇入,共同编织了一张牢固而温暖的社区服务网,让这个“老旧”之地焕发出“心”的活力。
心头牵挂千万家:那扇窗、那条管,都是“家事”
在赵艳萍心中,社区治理的温度最终要落到具体的“人”,尤其是那些最需要关注的群体身上。特殊人群的生活冷暖,构成了她日常工作的核心图谱。
社区里的武大姐,一生未婚,与弟弟相依为命,性格逐渐自闭,肌肉萎缩以致无法行走。赵艳萍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肩扛起了照料她的责任,买菜送药、清洁护理,一做就是四年多。最终,在家属支持和赵艳萍的奔波下,武大姐得以入住养老院。
但这份情谊并未中断,“武大姐有我的电话,她会随时打给我。”赵艳萍说。武大姐那句“能和主任您聊聊天,真的很好,你就是我的家人”让她心头仍然滚烫。至今,赵艳萍仍保持着习惯:“干社区工作就是一棒接一棒,我会经常提醒自己,‘接下来该去看看那个谁了’。”
赵艳萍的牵挂早已融入生活的肌理。她每天巡察社区时格外留心独居老人的窗户,“有开有关说明老人在家安全,若长时间没动静,我这心就悬起来了。”
这份刻入骨髓的守护,让她敏锐捕捉到社区隐忧——老旧下水管道互通不畅,破裂溢水困扰居民多年。在老旧小区改造启动前,赵艳萍便带领团队提前数月摸排走访,精准掌握每一户下水管分布。“把所有工作做在前头,才能更有效推进改造。”赵艳萍说道。困扰居民多年的“堵心管”终于换新,这也成为她心头最有成就感的“战绩”之一。
社区坡陡,赵艳萍心里装着居民的路;社区老旧,她用脚步丈量出温暖的家。“居民叫我‘娘家人’,我就得担起娘家人的责任!”
当被问及社区治理的奥秘,赵艳萍的答案质朴如脚下的坡道:“再陡的坡,坚持下去也能踩出一条幸福路。”治理之道,不过是把政府的政策春风化为千家灶火的温度,是把千万件小事缀成居民安心的网。
赵艳萍脚下的“健美坡”还在延伸,泥泞深处,一个更温暖、更安全的观象台社区正拔节生长,“邻里守望”的灯火在这永不熄灭。(郭卫卫)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